发布时间:2024-10-20 06:43:15作者:kaifamei阅读:287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践行躬身为民、以诚相待的实践准则,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公仆意识,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明“责”于心,以初心铸魂,细悟“人民至上、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情系人民始终是我们应坚守的政治品格,甘心为民是共产党人永不磨灭的精神底色。基层是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真正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基层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执行者,只有先弄懂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以方针政策为准绳,更好地服务群众。
担“责”于身,以诚心待民,践行“牢记宗旨,服务人民”的担当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络员”“办事员”,是深植“鱼水情”的关键所在。村级工作事情杂、任务重、矛盾多,在面对各项工作时,要做到诚心待民,耐心沟通,学会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才能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基层干部只有做到牢记宗旨、念兹在兹、以“真情”换“实情”,才能更好地兑现“人民至上”诺言。
履“责”于行,以清心守正,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情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再好的惠民政策,如果落实不到群众身上,那也只是一纸空文。基层干部要以公心待人、公心处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好惠民政策的“讲解员”“配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