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浪潮与居民生活质量双重提升的当下,乡镇地区面临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垃圾围城、环境污染不仅侵蚀着乡镇的自然风貌,更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垃圾分类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密钥,正逐步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舞台上扮演核心角色。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乡镇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国各…
时间:2024-10-23人气:767近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时,习总书记来到谷文昌纪念馆,强调“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 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先进模范是“看得见的哲理”,事迹广泛流传、深入人心的背…
时间:2024-10-23人气:13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再一次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了新的高潮。立足新起点,我们要用好改革这一法宝,深刻领悟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内涵和要求,坚持党的领导,…
时间:2024-10-23人气:557社会主义“明灯”初亮,理想照进了现实。 《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一个部分描绘了社会主义的呱呱落地。巍巍华夏,泱泱大国,建立一个美好、大同的国家,是每一个王侯将相、先贤伟人的毕生理想。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孔子提出了“天下有道”,墨子提出“尙贤”“尙同”的理想社会,但这些理想社会多是道德上的完美主义。没有从发展生产力、完善…
时间:2024-10-23人气:93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
时间:2024-10-23人气:259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承发展的中流砥柱。广大…
时间:2024-10-23人气:93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而在基层一线,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需要秉持“三心”,才能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重山错落”,筑就人民的幸福之路。 秉持“一心为民…
时间:2024-10-23人气:173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
时间:2024-10-23人气:131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作为基层青年工作者,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是政策的执行者、百姓的服务者,更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日益复杂的任务,青年人必须不断学习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基层青年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生…
时间:2024-10-23人气:19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决定》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与改革举措,都让中国青年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广大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应当洞悉机遇之不易、深谙使命之重大,秉持“立志向、增见识、有作为”的…
时间:2024-10-23人气:1214改革的深度、广度决定了福建实践的高度和速度。福建建设实践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种种问题,面临日益复杂的形势必须要做出抉择。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改革,要改哪些?要怎么改?都要进行课题性思考。只有以发展为主线,对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不符合事宜的措施进行刮骨疗伤式的改革,以从所未有的广度、力度、深度…
时间:2024-10-23人气:1646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秸秆焚烧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秸秆的处理不仅关乎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与生活质量。 秸秆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焚烧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会严重污染空气,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频发。…
时间:2024-10-23人气:860当前,无论是乡镇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比例的越来越多,亦或是中央及各省市的选调生招录名额的不断增长,无疑不显示着我们年轻党员干部队伍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新时代下,党和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要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从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时间:2024-10-23人气:672“千万工程”在浙江能取得长久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正确性,一定是因为20余年来始终跟着乡村发展的变化而优化。“千万工程”在今天仍具有实践性、可行性,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正确的理论永远不会过时,正确的道路应该始终坚持。在“千万工程”中也蕴含着乡村振兴的密码。 坚持科学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思维。乡村振兴需要有科学、…
时间:2024-10-23人气:280肩负使命,以奋斗添活力,展现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时间:2024-10-23人气:1229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时间:2024-10-23人气:1903党风与政风不仅是党的形象窗口,更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它们在引领党员作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党风政风既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能树立起党员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携手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党风的建设离不开党纪的严格执行。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做到令行禁止,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员作为党风的重要体现者,…
时间:2024-10-23人气:547“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少捕人、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如今,“枫桥经验”的理念与实践已渗透到城乡的角角落落,成为全国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4-10-23人气:68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基层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基层治理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推进,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风貌。 科技赋能,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逐步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新型治理模…
时间:2024-10-23人气:1974“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职业经理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提效;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保障…乡村的发展,产业的振兴,归根结底是靠人才。既要靠本地人,又要靠外来人,既要靠“新农人”,又要靠“土专家”,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乡村要振兴,必须要以人才为引。 培育本土人才,建设中坚力量。“故乡的风,轻拂着每个人的…
时间:2024-10-23人气:1114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以抓培训、促教育、提能力作为提升驻村工作队履职能力和助推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集中学习“党纪学习教育”“三会一课”等活动,聚焦驻村干部重点任务,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时间:2024-10-23人气:688聚焦储备,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台账。始终把抓源头、把过程、重选育、强储备作为抓好发展党员的关键起点。采取党委统筹、支部摸排的方式,全面掌握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个人基本情况,不断优化发展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信息台账,充实源头队伍。 严把过程关,确保队伍纯洁性…
时间:2024-10-23人气:1313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了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
时间:2024-10-23人气:1916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改革与开放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面对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国在改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我们要坚持问…
时间:2024-10-23人气:1687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洪流中,每一次实地考察都是对发展蓝图的深度解读,每一次地区走访都是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安徽两省考察。此次闽皖之行,正处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从八闽大地到江淮热土,从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到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此次考察之旅,以钉钉…
时间:2024-10-23人气: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