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并指出,“要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着力提高党员干部专…
时间:2024-10-29人气:1292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系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要深刻领悟“民生为大”的深刻含义和政治内涵,牢牢把握“民生为大”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以高质量民生工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为大,大在“党旗所指,民心向背”。…
时间:2024-10-29人气:1060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干部作为联系群众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率,他们既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因此,基层年轻干部要切实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知责于心,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要充分认…
时间:2024-10-29人气:23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国家战斗力的指引意识,党和国家高质量开展民族工作的必要…
时间:2024-10-29人气:1488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习近平的“舟”之喻》一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以“舟”为喻,言志明心,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奋楫争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舟之喻”,读懂其千钧内涵,并转化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细悟改革的“为…
时间:2024-10-29人气:1396近日中国代表团在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以36枚金牌位居全球榜首,充分展示了我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卓越风采,彰显了中国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重大成果。技能人才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持续为技能人才蓄势赋能,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因素。 汇聚资源,靶向发力联动培。“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
时间:2024-10-29人气:984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基础设施、现代科技、国防外交等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火车时速35公里、运营总里程2.1万公里到如今铁路连成网、高铁贴地“飞”;从西方国家扬言可以让我国所有高铁卫星变成废铁到“龙芯三号”成功研发为大国重器安上“中国芯”;从刘华清将军踮起脚尖看外国航母却被警告禁止触摸到南昌舰逼退外军航母…
时间:2024-10-29人气:1081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是人生成长之梯。新时代组工干部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做学思践悟的“尖子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就必须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社会在进…
时间:2024-10-29人气:570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寄予期望,希望年轻干部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成才非一日之功,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致力修身修心修学问,努力成人成才成栋梁。 勤学善用,以新知识汲取成事之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者非必…
时间:2024-10-29人气:1171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首先来到安庆桐城市,走进六尺巷。通过一封书信的典故,引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借古喻今,启发今人。桐城市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通过宣传弘扬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包容精神,围绕张、吴两家地皮之争,在“…
时间:2024-10-29人气:93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要多在刀上磨磨、在事上练练,要墩下去、墩得住、墩出“苗”,在“三度”上下功夫,为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拓宽“墩苗”的广度。广度是指的党员干部要多…
时间:2024-10-29人气:100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认同”,缺乏身份意识,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时间:2024-10-29人气:1856“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循证我们党历程光辉、使命光荣、前途光明的成就纪实,在实践中蕴新机,在群众中筑共识,在青年中谋复兴,党同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生机在实践,…
时间:2024-10-29人气:1863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而我们则要在逆境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不断地去克服生活当中的种种困难。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要像野草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奥运冠军张雨霏,虽然脊柱侧弯,却选择用加倍的努力来克服。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比赛,张雨霏于2018年开始改…
时间:2024-10-29人气:503在房屋交易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买卖的,对于没有土地证的商品房来说,是不能买卖的。
时间:2024-10-29人气:228“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提效增质,通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千万工程”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做了充分探索,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构建了一套逻辑…
时间:2024-10-29人气:86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系统观念。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把握…
时间:2024-10-29人气:704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定底气。 夯实农业基础,首先要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时间:2024-10-29人气:1449这些年,我国人口经过了快速增长期,通过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得到了缓解,并呈现了缓慢增长,近些年有放缓增长,如果没有一些科学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的支持和实施,未来我国人口很有可能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也将会越来突出,人口老年话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我国的养老问题,也将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养老在多年的建设和发…
时间:2024-10-29人气:80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着力让乡村人才聚起来、强起来、活起来、驻下来,为乡村振兴装上“人才引擎”。 …
时间:2024-10-29人气:872武汉正在成为一座高流量城市。武网比赛众人期待,江滩烟花秀、长江无人机秀引得武汉城万人空巷,琴台音乐节、武汉双年展尽显城市美好。三月粉樱、十月金桂也为武汉打造了超绝浪漫氛围;古琴台黄鹤楼隔江相望,这独一份的江城映像也被记录在千万人的旅行记忆中。 城市流量密码是城市品质的提升。交通便捷、环境整洁、街道宽敞有序等等是城市品质…
时间:2024-10-29人气:1348调查研究是党的一项光荣传统。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抓手,更是赓续优良传统,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途径。要务必找到“方法论”、练就“真功夫”,切实推动调查研究“见实效”。 “脑勤”练就“敏学善思”之功,确保调研路径心中有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
时间:2024-10-29人气:117“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新能源实验楼内,一辆黑色SUV正在四驱动力总成试验室进行台架测试。”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名为《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赛道》的专题报道,引起汽车行业内的广泛讨论。 从“今年前7月,东风汽车销售整车141.3万辆,同比增长12.6%”,到东风公司宣布组建零部件事业部,将传统的分布式管理统筹起来,集中资源…
时间:2024-10-29人气:1033在现代社会中,“零糖社交”理念不仅强调人际交往中的适度距离与独立性,更为低碳出行与绿色消费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倡导游客在出行过程中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方式,减少碳足迹,既能享受沿途的自然风光,又能深度体验当地文化。这种低碳出行不仅提升了旅行的质量,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色出行…
时间:2024-10-29人气:129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年轻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以昂扬之姿、奋进之态,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青春之音“唱”响“深改乐章”。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调”,坚定理想信念,…
时间:2024-10-29人气: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