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八五”普法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升公民法律素养,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时间:2024-10-21人气:133改革开放一阵东风,吹醒新中国的一池春水。东风下,经济驶入快车道,生态换上新引擎,科技提起加速度,人民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鉴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为我们在新时代…
时间:2024-10-21人气:1759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学习党规党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党规党纪的重要性,学纪于心 知纪于心 守纪于行,争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坚定不移更党走。 把党纪作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的重要标尺,在常思常悟里铸就政治忠诚之脊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
时间:2024-10-21人气:1690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中华美学精神在新时代文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更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一美学精神,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时代文艺作品。 深植于中华美学精神,新时代文艺得以焕发出勃勃…
时间:2024-10-21人气:109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习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发出了快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强音,擘画了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突破性发展举措,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时间:2024-10-21人气:34219期《求是》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文章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干部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力军,使命与责任无比重大,青年干部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骨…
时间:2024-10-21人气:1374最近《问政山东》、《问政四川》等电视问政节目火出了圈,成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之一。作为各行业的分管领导,在电视问政节目上,流了汗、红了脸,对一些百姓关心的问题表示“马上办”,这样的形式是新时代的一种好方式,是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种有力举措。 问政栏目大多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从群众视角出发,关…
时间:2024-10-21人气:921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迈向时代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人才强基”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聚才、育才、用才”,以人才强基,描绘人才兴邦、共建强国的宏伟蓝图。 一、聚才:海纳百川,广揽贤达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人才竞争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我们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时间:2024-10-21人气:4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遍布在基层的党组织是冲锋在前的“急先锋”,是守护百姓幸福的坚定“主心骨”。作为在基层的青年干部,当以青春之“犁”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耕耘出基层善治“土壤”。 …
时间:2024-10-21人气:395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年轻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然而,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年轻干部容易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因此,年轻干部要常怀平和之心,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定,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平和之心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年轻干部往往处于事业的起…
时间:2024-10-21人气:50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和多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当今时代浪潮中,思政课如一座灯塔,散发着智慧和希望的光芒,为我们指引新时代前行的方向。 思政课是筑牢思想防线之基石。…
时间:2024-10-21人气:1061作为组工干部,肩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使命,要善知笃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勤习“安专迷”内功、勤修“勤能精”硬功、勤练“清正廉”防功,奋力书写新时代组工干部“优秀答卷”。 勤习“安专迷”内功。“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是组工干部最真实的写照,而“安专迷”是组工干部基本的工作精神。要时刻不忘初心,修好“安专迷”内功,…
时间:2024-10-21人气:1699群众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关乎着党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群众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为民之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只有心中装着人民,才能在工作中…
时间:2024-10-21人气:726让基层党建“晕染”中国红,意味着将党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深深植根于基层,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更加鲜艳的红色光芒,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既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也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的高度概括。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员的思想理论建设,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时间:2024-10-21人气:461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绿色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美丽中国的“厚实家底”,更是递给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我们要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以“绿”为底、向“绿”而行、点“绿”成金,携手共绘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时间:2024-10-21人气:557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科学立法奏好全面依法治国“共鸣曲”,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法工…
时间:2024-10-21人气:1274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追溯张吴礼让的典故,并参观了桐城的历史文化展览。总书记感慨地指出,六尺巷不仅是中国古人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瑰宝。这一典故启示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桐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六尺巷”典…
时间:2024-10-21人气:190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
时间:2024-10-21人气:64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要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强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全方位支持,系…
时间:2024-10-21人气:94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中国,这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虽面临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却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丰收在望。此成绩来之不易,既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彰显中国农业的强大韧性和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
时间:2024-10-21人气:193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必须坚定不移地纠正形式主义倾向,为基层降压,确保基层干部能够腾出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之中。古语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基层工作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各项政策与决策能否真正惠及民生、落地生根。因此,各级各部门应当…
时间:2024-10-21人气:966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时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民生为大、民生为要”的深刻涵义,以民生为己任,执笔书写人民群众的幸福篇章。 树牢“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初心,笃守坚定之心书写“人民至上”的新篇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多…
时间:2024-10-21人气:438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基层工作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纽带,它如同一幅细腻入微的工笔画,绘就了国家发展的生动图景。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却有无尽的舞台等待着有志青年的加入;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有群众最真挚的目光作为最温暖的认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
时间:2024-10-21人气:118如今,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文物、非遗、文献、遗址、景观等文化资源厚重丰富,实现数字化转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数字文旅产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省文旅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数字化建设,并且诞生了许多成功案例。比如,洛阳的…
时间:2024-10-21人气:1588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法治工作队伍要有时代风骨,是现在每一名法治工作者的应有之义。对人民担当,廉洁奉公,敢于冲锋陷阵是时代风骨的题中之义。
时间:2024-10-21人气: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