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8 14:45:23作者:kaifamei阅读:次
比特币是中本聪发明的,他的目的是在互联网上实现价值传递而非只是信息传递。同时他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如何在没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情况下实现这种传递,直接通过机器就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而其中的工作语言就是比特币。但是要实现这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传输,必须要有人维护全网并且打包此间发生的各类传递,这类人即是矿工,为了防止女巫攻击和证明谁是第一个打包成功的,也即谁找到了正确的区块,就涉及到其中的证明方式。比特币釆用的是POW工作量证明,这种证明方式需要在找到正确区块的哈希值时进行大量的程序运算,而要找到正确的哈希值,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电力。这种对电力的耗费如同挖金矿的矿工所物化于黄金中的劳动价值,从而形成了一个比特币的开采成本,这就为比特与黄金的关联形成了一种合理性与可比性。
钱就是账本,钱就是一个写着不同数额的账本,这个这个概念可以先理解一下!
100元就是一个写着100的账本,50元就是写着50的账本,支票可以填写不同的数额,直接到银行取得相应数额的钱,支票等于钱,支票也是账本!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受法律保护的法定货币!
如果范围缩小到一个家庭,父母为了鼓励宝宝做家务,写了带有数额的纸条可以换礼物,只要父母承认,在一个家庭范围内,这个纸条就是这个家庭的钱!这个纸条也是一个账本!
当我们理解了钱就是账本,我们就容易理解比特币,虚拟货币,电子代币了。
电子代币,是钱的电子化,是由银行,支付宝或微信在网络系统中帮你记得账。
数字虚拟货币我们讲央行发行的DCEP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由央行及各个商业银行,和众多商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记账系统,记账的机构越多,账本越不容易篡改,只记录真实交易,假账将无所遁形!
比特币等一众虚拟币,以太坊,柚子币等等,同样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记账系统,没有发行方,是预先设定的共识程序,自动运行,民间组织自行参与的一套系统,然而这个系统目前确足够大,足够稳定,运行比特币系统的机构都叫挖矿,挖矿也叫记账,也叫节点,目前比特币全运行的节点多达30000多个,每一笔交易都有3万多个节点同时记账,所以这个系统也足够稳定!
如果有不理解的,欢迎继续提问!
比特币与电子货币,本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因为:
1、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造的虚拟货币
比特币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在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严格的说,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所有数字货币也是同样道理,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使用整个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与其说比特币是一个货币,倒不如说比特币是以货币形成包装的一种商品服务,这个服务每四年会有一次减半的神奇操作(类似于港股中的仙股合股),市值基本能确认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不具有货币功能。
2、电子货币是基于实际流通货币的电子化
电子货币只是实际流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并不需要运用算法产生,也没有任何加密,只要使用者手上存在流通中的现金,通过银行渠道,即可转化成电子货币,比如你手上有1万元现金,你把现金存入银行,并在第三方平台中使用时,第三方平台通过你提供的银行信息进行支付,就形成了电子货币。
这个货币并不需要你经过复杂的运算取得,但必须通过国家法定货币的存有量进行交易,是不可能出现电子货币总量大于国家流通货币总量的情况,此外,由于电子货币对标的就是部分的国家流通货币,其规模与比特币等这种只有一定市值而且有减半现象有明显区别。
3、数字货币又是怎么回事?
数字货币并不等于虚拟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最近推出了数字货币内测,实际上是一种真实流通的货币,只是这种货币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并不存在特定算法、也不会通过大量计算产生。其本质相当于M0货币,即现金。而比特币也好,电子货币也罢,本质上是M2货币,即现金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总结:
比特币是一种有具体市值,可用流通货币衡量的一种商品形成,也可以理解为大宗商品;电子货币则是实物现金转移到网络上进行交易,是流通货币的电子化;数字货币属于央行发行的现金,即基础货币,是M0货币,其余两种都是M2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