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7 11:56:55作者:kaifamei阅读:次
《九州三国志》中,“挡刀”是一种保护核心输出武将的战术,通过调整站位和属性分配,让敌方技能优先攻击辅助或抗伤武将。
一、挡刀原理
1. 属性欺骗:
- 提高辅助武将谋略值(高于主力输出5%-10%),诱使敌方技能优先锁定辅助。
- 敌方AOE技能通常优先攻击最前排或最高属性目标,需调整站位实现“替伤”。
2. 站位影响:
- 兵种速度排序:骑兵 > 刀兵 > 枪兵。
- 凸字型布阵:将速度最慢的前排固定在末端,确保承受伤害。
二、实战布阵
1. 基础凸字型:
- 特点:前排枪兵抗伤,后排保护输出。
- 适用:对抗多范围AOE阵容。
2. 凹型包围:
- 特点:近战兵种全接触战斗,分散敌方火力。
- 适用:四近战普攻流。
3. 动态调整:
- 根据敌方阵型调整武将位置。
- 技能联动:搭配张郃【无敌】或华佗【急救】形成保护。
三、挡刀阵容案例
1. 蜀国盾辅流:
- 阵容:赵云(输出) 张飞(前排) 黄忠(辅助) 庞统(策士)。
- 操作:张飞吸引【火攻】,黄忠净化负面状态,庞统叠加伤害。
2. 魏国控制流:
- 阵容:甄姬(输出) 曹植(辅助) 张郃(坦克) 乐进(控制)。
- 操作:张郃保护甄姬,乐进打断技能,曹植提升攻速。
四、注意事项
- 属性平衡:抗伤武将防御需高于输出20%以上。
- 技能选择:优先带【无敌】【净化】【减伤】技能。
- 版本变动:根据AOE技能机制调整策略。
以上为挡刀战术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