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15:18:24作者:kaifamei阅读:次
货币本身是有政府的铸币权来保证其核心意义和地位的。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的一种技术手段派生的交易方式,在创立初期便不具备货币的基础定义。因此,你或许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交易媒介,这和人类最初的以物换物没有本质去别,但是作为货币来讲,缺少了政府信用的背书,奢谈货币没有意义。具体你可以参考下Q币,它本身可以让你用来购买腾讯体系内的服务,属于交易媒介,但不是货币。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你可以把它类似于收藏品,因为定义上比较符合,都是总量有上限,这保证了所谓的稀缺性,然后又跟风产生了很多的所谓拥趸,因此价格也能炒上去。但是总体而言,不建议一般的投资者参与,因为本质上,虚拟货币难言实质意义。也许区块链的技术本身有价值,但这和虚拟货币无关。
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自己并没有“完全不在意比特币(‘really give a shit’)”,这也是他对流行加密货币的最新评论。
在昨日的 Axios 大会上,他发表了有关比特币的讲话。此前他曾抨击比特币是个骗局,但又在对这番言论致歉后,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去年 9 月,戴蒙发表了针对比特币的严厉措辞,称之难以善终、有人会因此而损失惨重。不过今年 1 月,戴蒙开始后悔自己早前的评论,并承认“区块链是真正的技术”。
在这之后,戴蒙一直保持沉默。直到 8 月份,他又再次声称‘比特币是一场骗局’。虽说币圈和链圈属于一枚硬币的两面,但戴蒙如此摇摆的态度,着实让外人有些看不透。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 CEO 对比特币持负面看法,但摩根大通仍在相关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比如上周,该公司宣布构建了面向企业、基于以太坊的 Quorum 区块链平台。
加密货币交易商与传统银行、以及摩根大通和沃伦·巴菲特等金融巨头之间的冲突一直在持续。而戴蒙的评论,概述了这种关系如何仍然不稳定。
传统银行业机构往往对加密货币的变化趋势保持警惕。若区块链长成了气候,可能会产生去中心化的金融结构,这显然是它们不愿看到的。
不过从币圈来看,自比特币今年初创下 20000 美元的历史新高以来,后续的走势只能说令人遗憾。
PS:戴蒙的评论,恰好是比特币诞生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前的这一天,传说中的“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随着概念的走热,比特币越来越受欢迎,并且催生了许多其它加密货币,比如以太坊、莱特币、门罗币等。
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比特币在最初由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1、比特币最早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跟腾讯公司的Q币类似,但是已经可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2、它的特点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数字世界使用,不属于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兑换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当做洗钱工具。
3、2013年,美国政府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币价格大涨。而在中国,2013年11月19日,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6,989元人民币。
4、2014年1月7日,淘宝发布公告,宣布1月14日起禁售比特币、莱特币等互联网虚拟币等商品。
不久前,SEC投资管理部门主管Dalia Blass表示:“在投资者向基金投入这些资金之前,需要审查一些重大的投资者保护性问题。
去年比特币猛涨了1500%,激起了投资者对任何关于加密货币的投资需求。许多公司都在争相推出比特币ETF。可见,因为它向公众提示比特币投资品的潜在风险,而这是基金经理们不得不阐述清楚的问题。这表明监管者在改变对比特币风险的看法之前,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观察该行业的反应。
比特币面领着巨大的风险, 建议投资者要慎重选择这类理财产品。
看待比特币的下跌应该客观,如果说六周贬值4成是暴跌,那是去年经历了暴涨,客观上受政策打压,全球风险资产下跌影响,但金融人士也就是炒币的人士,请原谅我没说投资,本来虚拟货币就是一个炒作标的,说是旁氏骗局也不为过,但是只要这个局还在,还有资金参与,未来的变化也就有更多可能性了,无非就是赌徒心理嘛,押注了就等着答案揭晓,无非输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一下比特币有基本面吗?有技术面吗?我们做股票做期货对这两个方面的孰知是最基本的。因为是虚拟货币就没有吗?显然答案是错的。金融人士趋之若鹜并非飞蛾扑火。对赌造成的剧烈波动成就了乞丐和富豪。非一般人能把控。